顯示具有 武當太極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武當太極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08-20

太極:預習7 動作筆記


A) 看了N次錄影片段還是不吸收.
播﹑停﹑播﹑停...寫了文字版仍然不吸收.

還是畫火柴枝人連環圖 會易些記吧?
我的私人學習筆記. 粗糙... (汗);
初級入門班 36式太極拳第17﹑18式.

是我的私人學習筆記, 有錯漏. 不要抄啦. 有待前輩指正.
36 wudang taiji 17 18 action illustration
閭X 三X 自然派太極拳 初級入門版 私人學習筆記.第17式﹑第18式
是我的私人學習筆記, 有錯漏. 不要抄啦. 有待前輩指正.
 
大概兩三年後才會學得完整, 內外兼備吧?
第一年:
學+練 動作而矣. 然後學呼吸﹑......
第二年:
學+練 開右邊, 學複式變化版﹑內勁...
第三年:
學+練 應用?

B) 上網看不同來源資料,
想了解清楚 不同的武當太極拳派別之間人物承傳關係.
嘗試製作 跨派別承傳圖譜.
但資料有限. 承傳圖譜很局部.
缺了好些資料. 找不到.
草擬版 草擬中.


2013-08-18

太極:預習6

下雨天.不想外出. 預習一下.

A) 重看師父上星期錄影片段看
     (遼寧 閭山)三豐自然派太極拳第17式﹑第18式.

B) 上網找資料看看有沒有解說.
 
B1--太師公之一的玄武派的游道長解說那套比較簡單.
       有不同. 但也可以知道一點要求.
B2--師叔/師伯那套展示版本 超飄逸!
      暫時對我來說變化太多,學不了. 
 
C) 由師父的錄影, 看了再用我自己的文字描述記下.

D) 又 上網找資料.其他相關的太極資料.

D1) 看了 「香港電台」3年前的節目
《功夫傳奇》(I) 第一集《南尊武當》/武當之巔.
看到 南武當三豐派的
鍾雲龍道長、袁修剛
/師懋道長、陳世柳/陳師行道長.

 
D2) 看了 《功夫傳奇》(I) 第五集《實戰太極》
看了一點
楊式太極[老架一路]﹑
吳式太極(吳光宇)
陳式太極(陳小旺).
就只有很少幾個鏡頭看不到多少.
要找更多也不難, 反正有人名有網站.
武當劍很型....
  
D3) 藤連瓜瓜連藤,
無被播出街的「刪剪片段」也看了.

D4) 自然又會跳去Stephen歐錦棠的相關網頁.
看一看他的看法 和 相關花絮片段...

E) 搜尋人名時,
很自然又跳到維基百科呀﹑
武當功夫網呀...
找找各人的資料看看.
看到遊玄德道長的弟子是「理」字輩.....
看到三豐鍾雲龍道長的2011年1月的承傳圖譜.
他有5位師父.
他過百位徒弟是「師」字輩.....
   
其實三豐派﹑龍門派﹑三豐自然派....
也有少少相同的師承.
不過
各自集大成演變出不同版本.
現代人沒有了古時承傳上的專一,
很自然
演變出不同派別﹑更會出現進化...
  
~~~~~
不過,
這兩三年我還是集中專心學 自然派36式吧.
先辦強身健體自衛!
  
不會/不能/不想像那幾位型man那樣
中日韓菲十八般武藝也學...
一﹑太混雜了.
二﹑怕痛的我絕不想學那些要撻地的啦.
三 ﹑一種也七八十式甚至百多式, 怎樣記?
  
前人說 拳呀﹑劍呀...
學動作學外型形似也要練三年....
再加練內功﹑勁﹑對拆/實戰...


2013-08-10

功: 太極5

去到醫館仍有三位客人.
客人走了師姐才去買晚餐.
他們今晚吃叉瀨.

師父一邊歎細銀罐啤,
一邊分享: 他早上練10至20次
太極不等.
大家要天天練,不要懶.
不要快, 要慢.師父再一邊看我們演練太極.

第一次見C師姐也來上課/做助教.
兩人有事不能出席.

4人耍了太極之後,輪到我,
再到TM師兄, 然後到師父.
用相機紀錄.

師父和師姐介紹一首太極背景音樂.
有空要上網找.

師父矯正一位師姐的手.
講解一些動作的用途.
 
師父再示範開右腳的太極.
建議那些已學完36式開左腳的太極,
再練開右腳的太極.
(暫時不錄影, 初學入門怕添混亂 )
   
師父叫C師姐教我和W師兄
自然派簡易36式的
第16式獅子回頭/獅子搖頭.
(是掌,不是拳; 比第15式簡單)
我們跟着做幾次, 師父再教一次.
 
大家入主診室去練站立式簡易氣功.
 因為大部份人未會動,
所以其他式遲些才教. 師父示範氣到的「動」 和 動的快慢控制.
   
師父答另一師姐說家中無地方練的疑問時,
示範 方圓3-4 尺內耍太極, 變一變即可.

p.s. 尚有廿式 才學完基本36式的肢體動作,
再加修正﹑呼吸﹑內在的氣/勁.... 尚有很遠的路.
星期六聽中學舊同學說
她已經學完了另一家的85式太極和氣功....
因為她在她家樓公園下有人教,
可以差不多天天上課.
...

第1堂    補課1  補課2   補課3 
預習1
  預習2
第2堂 第3堂   補課4 
預習3

第4堂  預習4 
補課
5

預習5
思想: 功夫.運動.實戰.

第5堂
第6堂
 
預習6
  預習7
第7堂 
晚宴 後記A  晚宴 後記B
第8堂    第9堂     第10堂  第11堂
開始在大場 聯合新班新人上課.  師公 師婆 師伯 師父 指導:
第12堂   第13堂   第14堂   第15堂   第16堂  
第17堂   第18堂   第19堂   第20堂

2013-08-08

功: 太極:預習5 私人筆記

圖書館找不到網上有售的書.
在網上找其他資料.
 
中國地名相同的不少,
原來師公字畫印鑑「閭X武當X豐自然派」的,
是指中國遼寧省西部的山脈之一.
Yiwulü Mountain  ,
當地古語言指充滿翠綠. 古稱「于微閭山」,
現全名 「醫巫閭山」,
中國東北三大名山之一.   
道教聖地之一. 道觀不少.
中國多朝天子必到稟神 聖地.
現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旅遊勝地。
  
和比較南的武當山比較,
算很北. 比大連更北.     
偶然找到一組英文網站,
湖南的 武當道教武術學院 
Wudang Taoist Kungfu Academy
 好像是玄武派, 收很多外國學生.
看到課程由數天到3年不等.
入門基礎太極13式.
第一年學的太極是18式/24式/28式.
第二﹑三年再學108式太極﹑太極劍...
和很多其他中國道家健康養生知識!
他們的英文論壇會員竟然有十多萬會員!
  
相對 比較少人知道 
北方 的 閭  山  三豐  自 然 派  ....
他們一直 比較低調出世吧??
網上流傳武當山和黨關係良好,所以比較興旺.
  
話說回來,
不同派別不同師傅的太極拳 有差異.
名稱﹑架式﹑方向﹑次序﹑重複動作次數...不同.
尤其歷經數百年多朝變動,
上世紀恐怖文化大革命﹑
大躍進大饑荒 ﹑中國人承傳秘傳心態...
承先啟後﹑ 以致追求提昇 改進 ﹑
增加比武和比賽勝算.... 
有差異 是正常的. 很難說誰最正宗.
反正近代有不少交流大會和比賽,
互相切磋 , 很有意思.
  剛巧這星期,  『各大門派掌門/代表/傳人
現身新疆 伊犁特克斯縣喀拉峻大草原,
參加「天山武林大會」,各門派展示獨門功夫,
包括少林、武當、崆峒等等門派。』

  (特克斯位於中國古絲綢之路北道、伊犁河谷烏孫山腳,

是現今世上
唯一一座保存良好、封爻完整、規模最大的「八卦城」)

當然 因為有時涉及旅遊推廣﹑
而國內人面子手段問題,
門派代表的代表性不易查知,
可能有魚目混珠.
    
即使如此, 即使是少眾活動,
也不妨多辦多推廣,

 
盼終有一天
所有心善正直的人懂功夫
強身 ﹑健體 ﹑自衛... 便好了.. .

至於保家衛國, 如可留給男士便最理想吧?
   
..... 預習.....
(自然派 教學生基本的是36式太極,
師公自己則108式)

看示範或看錄影 我吸收不了記不了.
我只好回家回帶重播又重播.
(主要看師父的, 也看一點師公的和師叔/伯的.)
要用自己的話描述一次記下再練.

以下筆記是給自己的,
   可能錯的.  有待 下回師父師兄指正:

第一式時面向鐘面十二點位置.
.......

完成第12式時, 身與面向鐘面九點.

::第13﹑14式::

右腳踏後一步鐘面三點腳指向鐘面十二點,
雙手先後同步向右下捋.
左腳原地轉右.
右腳八卦步轉指向鐘面四點.
轉身向鐘面三點, 雙手托起 右腳踏鐘面兩點,
面向鐘面六點, 雙手大旋鐘面九點鐘面三點.
手起腳起, 起右腳. 右腳踏前到鐘面九點,
跟步,鞋指向鐘面三四點,雙掌前後推,

完成第13式時身與面向鐘面九點.

左腳踏後一步近鐘面三點,腳指向鐘面六點,
雙手先後同步向左下捋.
右腳原地轉左.
左腳八卦步轉指向鐘面一兩點.
轉身向鐘面六點,左腳踏鐘面三點,
雙手托起 左腳踏鐘面三點,
面向鐘面十二點,
雙手大旋鐘面三點 鐘面九點 .
手起腳起, 起左腳. 左腳踏前到鐘面九點,
跟步,鞋指向鐘面兩點,雙掌前後推.

完成第14式時身與面向鐘面九點.

::第15式 (一式那麼繁複?)::

右手和面旋向右方鐘面一二三點.
右腳稍收起,後踏向鐘面一點位.
右手 旋後,
人身旋向鐘面七點位. 十字手,
掌心向自己,.

反手開,
右腳轉右指鐘面一點. 左腳略轉右.
轉身, 雙手掌於頭高旋向鐘面一點位,
撲向鐘面七點,
由下抓起.雙拳頭高肩寬擊出.

雙手開, 右腳轉, 掌向外, 轉身向鐘面九點位,
右腳起時十字手, 掌心向自己.
右腳踏鐘面十二點. 紮大馬, 半坐降下,
雙手由下抓起 捧向上. 身起.
左腳轉, 轉身向鐘面六點位, 十字手掌心向自己.

完成此式時身與面向鐘面六七點.
  

匆匆畫動作圖,minimalism 火柴枝人款.
如果武俠小說中有密室壁畫棺壁畫...會差不多吧 ? ? ?


希望  師祖師公師伯師叔師兄師姐... 多多指正.





2013-08-06

肩周炎31, 跌打15, 補課5:太極

可能因為吃了咖哩和醋醃物,
昨天吃了菠蘿和櫻桃仍然止不了週末的肩痛
。今天是去看醫生的好日子。
下午4點左右到跌打醫館。
老太(
師傅媽媽)在那裡。
  
跌打師傅醫了上一位患者後,
安排他媽媽吃藥...
他稍休息並拜神 (換茶﹑清潔和上香)。
黃老太的工人和新抱回來接她回家.

輪到我了。
跌打師傅已收到訂購的
一些有助關節問題的物理治療運動用品。
留一個「肩部活動器」(shoulder mobilizing device)
給我, 徒弟折扣價。感謝。
令我可以在家裡鍛煉,不用在炎熱的太陽
或下雨或蚊子多的夏天去那露天的,
有同類器材的 和睦路「健體角」。
 
跌打治療。(今天好像用了8成功力?)
 
師傅建議今次左右兩邊肩膀也敷藥。
特別恩恤給徒弟特價。 感謝。
  
師傅/師父開了一包豆蓉草餅請大家吃。

-----補課5:
 師傅/師父 叫師姐示範太極。
 
她在她手機上播放有音樂的太極視頻一邊耍太極。
不知師父是否和師姐說笑,說下星期師公來香港。
 
再由師父示範。我用相機錄下。
 
然後輪到我耍到上次學的那式「黑虎巡山」。
師父指正一下。我「上步」後 漏了「跟步」。
 
師父還教下一個招式第15式「十字手」,
示範兩次。也複雜....  
有一扭傷腳的客人來了,
她等候時問
師父耍的太極是楊式吳式甚麼式。
師父笑說「黃色」
 
再由師兄 帶做兩次。 
師父和師兄的微微不同.
  因為我的皮膚易因撕走膠布而破損,
師兄拜託師姐為我包紮。
  接着半年, 師父逢星期二四
下午到晚上要到香港島那邊進修。
要留意時間了。 

第1堂    補課1  補課2   補課3 
預習1
  預習2
第2堂 第3堂   補課4 
預習3

第4堂  預習4 
補課
5

預習5
思想: 功夫.運動.實戰.

第5堂
第6堂
 
預習6
  預習7
第7堂 
晚宴 後記A  晚宴 後記B
第8堂    第9堂     第10堂  第11堂
開始在大場 聯合新班新人上課.  師公 師婆 師伯 師父 指導:
第12堂   第13堂   第14堂   第15堂   第16堂  
第17堂   第18堂   第19堂   第20堂

2013-08-03

太極:預習4

今早起來 好像有些 「瞓頸」(落枕)
還是甚麼. 頸背
下方背脊牽抽着.

仍是三號風球.
師兄來電說今星期 暫停一次不用上課.

不上課 ,也上網預習.

(1)
  看了 CCTV《外國人在中國-武當洋弟子》 訪問,
挪威男士Bjarte Simon Hiley 到武當拜師
學太極拳太極劍的事. 他先在
挪威學了5年,
再去
中國學中文再上武當
三豐派的鍾學勇道長正式克苦學幾年.
普通話說得比我好很多很多.
他雖然因習武丟了女友, 卻拿了中國好些武術比賽獎 ,
挪威教太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MD025im8js

  
(2)

上網找師父的師父其中一位師父游玄德先生
講解片段看看很舊, 但一步一步是詳細.
但太
師公師公/耍的有不同.
  
(3) 上網找師公的 資料. 
無塵子 王平
先生,
曾拜 張奇
先生﹑王韶君先生﹑游玄德先生為師,
也得劉煥軍
先生親傳武藝.
  

而游玄德先生曾跟隨
呂明道先生、朱誠德先生
王通和(王維慎)先生、 王通聖先生等習武.
  
上有人說: 張奇先生那邊的 承傳:
劉德寬(網上有文章說劉德寬和楊露禪那些人有交往)
-> 趙鑫洲 -> 萬籟聲(72式)->張奇(81式)
-> 王平(99式/108式)
  
36式是入門級....   
比超濃縮的13式/18式/24式 好些 吧???
 
第26代弟子 千人以上.
第27代弟子一定更多吧?

(我是初學的學生,
但恐怕三五七年也未到弟子級數吧?
多數不會出家. 至於上武當山入道觀....
三五七年後再說.)
  
(4) 另一些資料指,
太極須練好內功根底基礎...,
電視訪問那位外國弟子
同樣要晨早5時起床,  站樁一兩小時....  

2013-07-29

功: 太極: 預習3

不想師兄師姐師父們知道我的魯鈍,
又不好意思去煩他們,
靜靜一次又一次重看錄影片段.

我是需要詳細解釋指導「畫公仔畫出腸」
要step-by-step指示的那類生物.
看示範看片段 = 不吸收.
只好在網上找師叔伯//師公/太師公的錄影片段.
網上看到有一些很舊的太師公的
逐步解說教學片段.有意思.
 
問題是,
雖然師公師叔師父耍的很接近,
但太師公的教學耍法,
師公的表演耍法,
師叔伯的VCD示範耍法/在公園耍法,
師父的教學耍法
.....各有些不同.

師公 和 師叔伯的 表演片段,
變化式多,又耍得很快,
而且 無字幕 無解說.

看錄影片段, 寫下動作/模仿動作.
但有面對面左右調轉的問題.

一步一步來吧.

師父要求耍時同步背出招式.
我最不願意開聲....
招式次序手腳 ... 還如何有空開聲...?

呀!  捋---
香港的太極都讀 lui3.
普通話 讀 le4 / lǚ 3.
廣東話那字是 luet6

2013-07-27

功: 太極4.

到那跌打醫館上第5堂。
下雨的晚上. 最早到.  去到時
最後一位男客人伯伯正和師傅/傅父談兩句.
師父和M師兄吃飯...
C師姐下班, 至今尚未看見過她上課.

師父開始分享.
說了點吳家楊家的架式開展大小因由,
和武當架式 宗法野生動物姿態 和 自衛功夫的事.
教學示範與表演的分別.

師父又說專注學一家太極,
其他家的太極也易明易上手.
  
又說很多師父是徒弟學了基本後,
耍斟茶拜師擺酒入門付四五萬元再加月月學費,
做正式入室弟子,
才會教深入一點,才算第幾代傳人,
他倒沒所謂云云.
 
然後叫我﹑M師兄﹑兩位師姐.
各耍一兩次太極拳第4至13式.
我是記不牢. 有猶疑有欠漏.
師父糾正各人.
又從他手機播放師公的示範
給我們看三份一左右. 不是網上那些版本.
是師公私人向徒弟的示範.穿紅T紫褲.
很柔很圓很暢, 有複式變化.
不知算不算72式/96式/108式???

我們練手部穴位操.

開始練站立式簡易氣功大半時,W師兄才到達.
 
TM師兄和「會動的」兩位師姐先出去練太極拳.
 
站20-25分鐘要待師父指示才可完.
我雙肩關節筋肉很緊.
氣不通, 當然無反應.
站畢, 收式. 活動時竟有微痛.
幸好這堂只做一次.
 
看TM師兄和兩位師姐先練太極拳...
她們已學畢基本4-36式. 在練習.在修正.
 
師兄和師父叫我再耍第4-13式.
他們也再指正,再示範.
這招式未熟習, 當然暫不教 下一式.

上課前其實已經重看錄影片段不下十次.
嗚嗚.
上課是也在現場多看好幾回...
肢體活動方面,我的學習力吸收力很魯鈍.

幸好師父師兄師姐們語氣是鼓勵性的.

2013-07-25

肩周炎29 跌打13. 功:補課4補太極.

近三時去跌打醫館醫肩周炎.
我也待師傅先醫其他客人,

師傅的媽媽等人也在等工人去買菜回來接她回家.
等待期間 , C師姐選看的廣東衛視台
在播《媽祖》特技片.
原來師傅的媽媽既聽不懂普通話,
也因白內障看不到.
師傅的媽媽自己說曾有肩周炎.
連續天天看,一星期便醫好了.
師傅也常常為他媽媽醫腰和腿的.今天也是.


師傅送了一樽香港製造 羅浮山百草油.
(惠州羅浮山 是道教名山,也是佛教和儒學名山。)
成份類似白花油. 蚊叮虫咬用.

 
今天師傅醫運用他的所學,
包括氣功醫我的肩周炎.
我穿背心, 主診室開了冷氣, 卻感到有微微熱力.

師傅叮囑多做活化肩周的運動.
拉繩上下拉宜分數次每次數十.
反手在在腰背後拉毛巾也要多做.

今天連拉按拔等等好像醫了最少廿分鐘.
感謝.

雖然學生/徒弟九折, 也要三百多元.
但每次,進去和出來是有些改善的.
 

然後補課:
 
師父先叫師姐示範耍一次太極拳.
 (約0.95套, 省去最初的三式半)

師父叫我耍一次, 糾正一下錯處.
有讚有彈.

師父示範耍了十多式. 我用了相機錄影.
 師父忽停. 師姐爆笑曰 : 錯了.
師姐說那是給初學者版本「機械人式」.
師父看我的照相機小畫面重播.
 
師父再在闊一些的大堂
耍一次 (第4-36式太極拳),
但我不知按錯了照相機甚麼掣,
只錄得最後四份一/五份一左右.
  
師父再叫我耍一次, 糾正糾正錯處.
我的第12式「海馬吐霧」常弄錯左右手左右腳.
  
師父示範第13式/14式.
兩星期前見他教 W師兄時,
我已覺「黑虎巡山」複雜.

這方面, 我是魯鈍一族,
無法由觀看和肢體運作學習.
 
同步跟師父做了兩次.
師父再示範「黑虎巡山」,左,右.
 
師姐去了拿師父手機看師公的示範錄影.
師父半笑罵一句「沒大沒小」.
叫她指導我, 但她裝沒聽到,不動.
是為第二次同樣情況.
 
敷藥時, 師兄叫了師姐幾次來包紮.
她繼續看錄影, 還大聲笑.
師父也去看錄影.
結果師兄小心翼翼幫我包紮.
手指沒有碰到我.
 
是為 第二次我需要包紮,
而師姐藉故躲開不為我包紮.
?????
師父在師兄師姐面前 讚最低輩份最遲開始學的...
 

2013-07-20

功:太極3.

第4次到那跌打醫館上課.

因為一位女病人 和
《衝上雲霄II》其中一位camera man
8時才來求醫, 使我們要多等近半小時,
  
因為那camera man好奇想看我們練功,
而師傅又不方便給無交學費的他看...
所以我們趁師兄幫他敷藥包紮時,
在主診室練不用出聲的簡易站立氣功.

20:30 師傅才有空吃
師母在一小時前買來的大家樂燒味飯紅豆冰.


師傅/師父分享分享
他的幾幅很有氣勢的書法包括醫館內兩幅的來歷,
李長風先生 送的.
 
師傅/師父因為 23歲師兄J說 常常胸口不舒服,
講解了一些保健穴位知識﹑做人道理....
他說本門太極的開始幾式 涉及內在的氣,
最深, 所以最後才教.
 
我們再練手部穴位操.
 
氣功...
有氣會自「動」的師兄姐跟師傅/師父去學太極.
未動的我 和 剛動的J師兄 跟 TM師兄 再練.
然後由TM師兄再教我們三人(和另一初學女士某一師兄的太太).

明明看了錄象N次, 仍然不行.
有些記不牢.
 
師兄說先學好手腳活動,
再一氣呵成熟練了,
再學如何由腰 和身體 帶動關節發力,
手要不發力. 對我的肩周炎會有幫助.

師傅/師父 說下星期去補課時再教我.
 
其實我5-12式未熟習,
暫時由 師兄教也OK
不致太愚鈍 浪費 師傅/師父 N次示範.

2013-07-13

功3 太極2.

到那跌打醫館上第三堂.
原來C師姐放大假, 師母坐陣
(開單寫病假証明為女病人包紮).
 
師父先分享分享知識.又示範練太極扇.
 
大家先練手部穴位的功熱身.
大家站着練簡易氣功.
才第3次學. 這幾天我仍然頸梗肩痛,
自然未能有「氣」.
(師姐說她也是肩頸問題,
學氣功和太極一年才有點「氣」.
聽聞另一位因工作不能來上課的
最年輕的學生師姐也是練了一年才有.)
   
師父 又分享分享. 包括一兩個有用穴位.
他曾向不同師父學不同的功夫.
現在教(初級班)的三種功來自他三位師父.
他說了他的太極師父的(其中一位)師父,
即他的師公,是游玄德.
我們再低一輩, 即是應叫「太師公」.
(即是我之前搜尋的答案正確.
 咦, 在網上看到的宋大明先生
應該是師伯/師叔??)


然後,師父帶師姐們出去練
(三十六式)太極拳.
 
我們四人站着練氣功. 第二次.
 
留意到牆上大大幅簡體字書法.
 「漫天飛雪  清靜自然
上款寫給弟子(師父名字).
下款是「武當三豐自然派王平」
上下有幾個大大的圖章.
篆書圖章上也是門派資料.
是閭山武當三豐自然派.
    
練畢第二次, 其他人開始在吹水.
我便開門出去飲水兼看師父教師姐.
 
我也先後覆兩次.
由第五式到第七式便錯了.

跟某師姐和M師兄做兩次,
跟師父做了一次.
師父教廿三歲師兄五至十二式時,
我用相機錄影了.
相機只能拍640像素闊的格式,
加上畫面因為見到師兄師姐們,
所以不會公開.
 
看師父教另一W師兄第13式.
師父又示範.

第13式看來複雜,
恐怕我學三個星期也未必學懂.
 
廿三歲師兄走後, 師父 又分享分享.
他表示廿三歲師兄態度麻麻﹑不太喜歡.

  
11時多離去.
明天去看跌打醫肩周炎(四十肩/五十肩),
希望有機會補課.
希望 學與練 氣功﹑太極 改善肩周炎.

第1堂    補課1  補課2   補課3 
預習1
  預習2
第2堂 第3堂   補課4 
預習3

第4堂  預習4 
補課
5

預習5
思想: 功夫.運動.實戰.

第5堂
第6堂
 
預習6
  預習7
第7堂 
晚宴 後記A  晚宴 後記B
第8堂    第9堂     第10堂  第11堂
開始在大場 聯合新班新人上課.  師公 師婆 師伯 師父 指導:
第12堂   第13堂   第14堂   第15堂   第16堂  
第17堂   第18堂   第19堂   第20堂

2013-07-08

肩周炎26. 跌打10. 功補3.

因為星期五晚開始跟跌打醫師(師傅)學太極(拳),
而自己比較魯鈍記性差, 看了多次示範也未能記下.

星期六再去覆診兼補課.

先由師兄用藥酒按揉弄鬆一些頸肩肌肉筋腱.
再由師傅出馬.
師傅依穴位和沿肌肉筋腱, 使勁按揉壓拉拔chok...
 
右手可以舉得高了. 師傅想試響背(我的背),
但自抱外肩動作時,雙肩內仍作痛,尚未可.
  
師傅囑飲水.有x臣氏 水機.

覆診後等師傅和師兄醫其他客人後,
有空便補課.

師傅/師父 分享分享一輪後*,  再三示範,
跟師傅/師父 做兩次,  教多三式.
(師傅/師父 說暫時跳過頭兩式稍後才教
先盡量學式子多助肩膀康復)
(可能擔心普通人難接受第二三式?)
試寫一點筆記.
補課時一對一授課(補課). 感激.

師傅/師父 請吃光穌餅. 喝點水再繼續.

師傅/師父 叫師姐帶做,她不想.
師傅/師父 叫師兄帶.
師兄再示範. 跟師兄做兩次.
又試寫一點筆記. 仍混亂.
  
雖然NN年前略略有學過約7-8節
另一款太極 (好像是楊氏24式?)
(數十人在大禮堂學, 導師每節教兩式),
今年春天也去了三四節「簡易太極楊氏18式」
(放棄了;教得糟),
但是, 與師傅的那套不同.
  
從前所知 算是大概有助我知道「抱球/抱月」
和「捋」(他們讀『裏』)的動作,
但其他的式子的
兩臂兩腿兩膝兩手兩肘兩腳
之活動次序方法不同,
便跟不到﹑ 記不住﹑.寫不了.
  
師姐敷藥包紮時囑回家多多做伸展活動,
不要單靠師傅, 不然跌打醫藥消費很大的.
   
不想在下一課堂
出現比少年郭靖 笨太多的情況.
在家努力在網上找.
網上的太極錄影片段五花八門,
單是武當太極拳的也有不同的.
好不容易才找到相同的/最接近的.
希望惡補一下.
  
其實前幾年曾想看VCD 惡補(買了李暉的),
但不成功, 所以唯有跟師傅學.
   
* 跟師傅/師父 要有耐性.
不是學店即食快餐形式.

p.s.
並無正式跪地叩頭行禮斟茶擺拜師宴, 更無修習道教經書, 無上武當山晨操, 只是付了學費,
所以, 單是學習
武當太極拳,
嚴格來說 應該不算是「
武當」
下的全真派/龍門派/甚麼派的人.... 吧???

  
敬稱他為「師傅」還是「師父」?
同音的。

如果見到...應該怎樣稱呼?
師父的媽媽?
師父的爸爸?
師父的太太是師母.
師父的師父為甚麼是師公? 
? ? ?

第1堂
補課1
  補課2   補課3 
預習1
  預習2
第2堂 第3堂 
補課4 
預習3

第4堂  預習4  補課5
預習5
思想: 功夫.運動.實戰.
第5堂 第6堂 
預習6
  預習7
第7堂 
晚宴 後記A  晚宴 後記B
第8堂    第9堂     第10堂  第11堂
開始在大場聯合新班新人上課.  師公師婆師伯師父指導:
第12堂   第13堂   第14堂   第15堂   第16堂  
第17堂   第18堂   第19堂   第20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