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調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調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11-23

不要看表面:懶人餐又吃甚麼x3.5

懶人餐 ?不是普通味道 ~雜蔬.


A,牛油果 +(Guacamole) 牛油果醬包; 酸種深色麵包。


B, 椰菜花 南瓜 ~煮。用韓國日本歐洲調味料:



1. 糖結晶薑 
2. 日本赤味噌麵鼓醬
3  韓國農心辛杯麵調味包 半包
4  薑䓤鹽油 (通常 跟 白切鷄 那種 )
5  熄火後 +麻油 
6  特醇 初榨橄欖油


C, 



最後一包 無添加的 肉骨茶湯包  
加雜蔬 豆腐 煮烏冬。
+鹽 ;  
熄火後 +麻油 +特醇 初榨橄欖油


D,把西方橄欖麵包 拿去 用東方方法:蒸,更軟熟。


(注: 智慧地走肉,有吃各式 生果 果仁)

2013-09-21

承傳 承傳 承傳

看到面書上「日本の伝統文様を継承し活用する会」
分享的各式日本傳統圖案継承與活用...
http://vimeo.com/53253913
當然, 見微知著,

日本人努力地 継承與活用 各式日本傳統文化.

日本人的和服也會外祖母傳母,母傳女...
和服/吳服是可以修改的很有意思的貴重物.
(日本人美感品味也易接受)
 
我們的城市﹑鎮﹑氏族﹑家族﹑家庭...
也要有些甚麼好文化好技能 承傳承傳才好.


現代都市人, 遲婚和工時長生活忙碌...
加上消費主義, 錯過了太多.

見習人類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
六人也並無甚麼技能或者物件傳授下來...
我也沒孩子,沒甚麼承傳.

本來

契公(家族友/媽的誼父)懂專業傳統花燈紮作.
外公(外祖父)懂二胡.
(一位長輩曾說外祖父曾和南海十三郎玩音樂;
外婆(外祖母)說也曾有日本軍官喜歡聽外公玩二胡...
可惜印象中從沒見過外祖父玩二胡. )

外祖父母在酒樓工作,烹飪很好.

但,
我們太小, 然後大家太忙; 然後, 他們太老...


媽媽學的外祖父母「家傳新年南乳齋」
(現在剩6-7成功力)
http://snchk.blogspot.hk/2012/01/25.html
 
十多年前, 我也只是僅能向外祖父請教了
肉類調味的次序和原因(連媽媽也沒有學,沒有問).
但是, 我近年開始漸進式戒肉,甚至漸進式戒熟食.

沒甚麼承傳. 深深的遺憾.
只有間中由其他方面補償.

  • 知識的傳授 (教育後學)﹑
  • 資訊的傳播 (面書﹑維基百科...)﹑
  • 整理3姓的家族圖譜[家庭樹](有限資料/不全)﹑
    [我們每人最低限度 承傳最少4姓人的DNA呀!]
  • 再學習一些東西,也許日後有機會傳予年輕人....

(從來沒見過祖父,祖母是文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