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反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反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03-29

parenting vs mobile phone 親子 好文分享 身教 榜樣手提電話

各位為人父母姨舅姑叔伯父外公外婆爺爺嫲嫲, 好文 必看! 出處列於文末。

為什麼層次越低的父母越喜歡玩手機?做父母的四個層次你知多少?

溫馨媽媽 2017-03-27

有時候在路上,看到的家長不再是小心謹慎地看著孩子,而更多的是一手牽著孩子,一手專心致志地拿著手機看個不停。

是的,手機。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
就是以前我們只是拿來打電話發短信的手機,如今甚至已經替代了孩子的地位,讓更多父母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手機的奴隸,而忽視了對孩子的關心。

●層次越低的父母越喜歡玩手機

在現在的都市生活中,
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父母
對手機的熱愛,有甚於對孩子的關注,

很多現代家庭甚至都會出現過這樣的現象,
下班了,一身疲憊的爸爸回到家,
一屁股陷沙發裡開始不停地刷著手機,忙著給甲乙丙丁點贊評論。

而媽媽則更熱衷於將孩子的生活點滴公之於朋友圈,收穫著甲乙丙丁的點贊評論。

反倒是孩子,則成了夫妻二人之間最大的忽略和尷尬。

那麼好奇的你可能會問了,
為什麼層次越低的父母越喜歡玩手機?

■首先,很多家長已經失去了學習的原動力。
甚至很多人以為離開了校園之後就可以不用學習了,
所以下班不玩手機不玩電腦不看電視還能做什麼?
這正是
造成 整個家庭 教育低層次 的根源,
💌學習是一個終身進行時的狀態,
學習的海洋更是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一個熱愛學習並且善於教育孩子的家長,不僅會時時刻刻向孩子表明,
其對知識有著虔誠和謙虛的態度,
更無疑是給孩子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

■其次,很多家長忽視了自身的榜樣作用。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有很多家長則常常忽略了這一點,
認為教孩子是學校老師的事,與自己無關。

甚至有很多家長很少考慮,
我將來怎麼才能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如果這個老師的工作你做得不合格,
或者你根本沒有去當這個老師,
這該是你一輩子的遺憾。

相反,如果從一開始你就很重視,

最後你會發現自己收穫的會比你想像的還要多。

古人云,
上行下效。存乎中,形於外。

檢驗一個孩子的教育成效,
看看他的父母就能明瞭。

孩子從來是「有樣學樣」,
父母喜歡做甚麼
孩子看到必定會學習效仿,
這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印刻本性。

一對只知貪玩偷懶的父母,
孩子學到的 當然只有 好逸惡勞的惡習;

一對 勤奮踏實上進的父母,
孩子學到的必定是 積極向上的態度。

一個有 遠見有擔當的父母,
一定會在孩子面前 謹言慎行,
時刻注意自己的 言行舉止。

這是對孩子的成長和未來負責,
也是對作為父母的身份的自持和自尊。

■最後,很多家長
沒有將孩子放在一個平等的地位.
很多家長會覺得我是大人你是小孩,
你就應該理所當然的聽我的,
我說什麼就是什麼。
你總能發現
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毛病,

👎自己天天看電視玩手機,
卻要孩子認真讀書努力學習;

👎自己渾渾噩噩得過且過,
卻要孩子發憤圖強出人頭地;

👎自己把生活經營的一地雞毛一團糟,
卻要孩子樣樣精通無所不能。

當孩子與生俱來,
就被這樣的不平等的觀念所管制著,
你能指望孩子能「優秀」成什麼樣子?

自己當年不好好努力,
所以寄希望於下一代身上的崛起與反超,
而精神上
嚴苛地要求孩子好好學習
杜絕一切放鬆和娛樂,
在物質上
卻不斷地放縱自己成天捧著手機玩個不停,
這本身就是對孩子成長
最大的不公平。

而這種畸形教育
從開始就沒有得到最好的起因,
又怎能得到讓人滿意的結果?

這世界上,
最打動人心的愛叫❤「陪伴」👪♡,
而 不是「我在你身邊 你卻在玩手機📱」⚠。

這世界上,
ℹ最事半功倍的教育叫❤「 言傳身教」㊙,
而不是 將你的各種惡習暴露在我眼前。

家長是 身份,更是 職業。

當一個 合格的家長,
需要 不斷的學習學習再學習,
而 不是放縱放縱再放縱。

一如劉震雲在小說《手機》裡寫到的那樣:

手機,原本是為了方便人的。沒它的時候,人挺自由;有了它,人倒成風箏了。

以前沒有手機的時候,
孩子是父母心中的風箏,
孩子的啼笑哭鬧
時時刻刻牽動著家長的每一根神經。
而如今,
手機卻讓家長成了被牽扯的風箏,
每一次的提示音和震動聲,
都在無端消耗著家長和孩子共處的時間。

不可否認的是,
手機顯然已經成為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敵人📱。

前段時間,一名12歲的女孩,
給媽媽寫了一封信,
信中控訴媽媽
因為玩手機變得脾氣暴躁,
對弟弟也缺乏關心。

女孩的媽媽把信發在朋友圈裡,
引發不少共鳴。

很多家長會說
大人看手機是為了工作和學習,
這個理由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
實則不然。

💌📍在孩子最渴望愛、渴望被關注的年紀,
很多家長卻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
而是把工作之餘的
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手機上,
這樣很容易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傷害⚠。

📌一些孩子為什麼說話做事不自信,
就是因為小時候被忽視了。

🎯家長的忽視
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優秀,
不值得被關注,
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次數多了,
孩子會逐漸變成自卑,
甚至有可能演變成自我厭惡,
甚至叛逆🆘。

👪陪伴,才是孩子人生中最好的禮物。

現在的很多家長似乎都懂得這個道理,
可是做起來卻大打折扣。

成長中,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間,
更需要父母的❤陪伴和關愛❤。

家長工作再忙,
也應擠出時間來

♡❤瞭解孩子的心理需要,

♡❤引導孩子訴說內心世界和情緒,

♡❤全心全意地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互動的親子活動,

♡❤讓孩子 真切地 感受到 大人的關愛與信任,

而不是用冰冷的手機屏幕📱
將父母與子女之間樹立起一道屏障。

☆🎯一個負責的家長,
絕對不會整天端著手機而已,
那樣你錯過的可能不僅僅是孩子的童年。

■⚠手機加速情感孤獨化和思維倒退化

手機是一種 加速人的
⚠情感孤獨化 和
⚠ 思維倒退化 的設備。

當我們這一代年輕人
終日與手機為伍的時候,
我們自己都不可避免的發現,
自己和手機相處的時間
比和父母共處的時間還要長,
更要命的是手機的功能太過於強大,
以至於我們小時候
依賴於👪父母的懷抱,
如今卻只能與獨與手機共眠😭⚠。

●🎯♡一個層次高的父母
應當也必定
深知手機存在的利弊關係,
所以他才能 洽當地
處理和引導孩子與手機的關係。

曾經看過一篇德國人
討論家庭教育 與使用手機的文章中,
就講述了這樣一則案例:

我的哥哥在新加坡一家電腦遊戲公司工作,很熟悉IT業。最近他告訴我,

📌☆在美國矽谷的經理的孩子們上的小學,
對手機和電腦的使用 有極其嚴格的規定。

📌他們的父母在蘋果、谷歌、臉書、微軟、雅虎等公司越成功,就 越 警惕 電子產品 對孩子的 愚化作用ℹ。☆

我覺得這個事實很值得回味。

在手機問題上,我成了嚴格的掌權者。

我覺得:

第一,ℹ父母必須儘早干預。

第二,ℹ父母必須制定嚴格的規則,不要破例留情,這會是致命的。

第三,ℹ父母 必須成為孩子的好榜樣。

 一個層次高的父母
會清晰理智地分析,
判斷📱手機與孩子之間
應當存在怎樣合理的距離,

就像古時的大禹治水「在疏 不在堵」。

●🏠合理的因勢利導,

●🏠給與孩子更多的選擇和學習的對象,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會比大人小孩一起玩手機的結果更好。

👪☆♡☆父母和孩子之間
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

可以去爬山
🎁■鍛煉磨礪孩子的肢體和心志,

可以去觀景
🎁■觀察體會自然的變幻和豐富,

甚至 可以去閱讀📚
🎁■在知識和故事的海洋裡遨遊探險,

這樣共處的效果
遠甚於孩子整天看著大人玩手機。

做父母是難得的一個人生體驗

孩子生下來以後,
父母若因為工作或別的原因,
不去管孩子或把孩子交給別人,
這註定會成為父母一生的遺憾。

人一生當中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成為父母,
因為做父母的這種體驗
比其他事情都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也更值得我們去嘗試。

一個層次高的父母
除了會給孩子
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和 💝♡人生態度 之外,
更會♡💝讓他們明白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必然要做一個掌控自我的人,
唯有如此才能掌控更多的自由和獨立。

我們的父母常常把對孩子負責這句話掛在嘴邊,
可是 連玩手機這種小事都處理和控制不了,
又何以談對孩子負責?

如果你真的想做到對孩子負責,
那麼建議你看完這篇文章之後,
關掉手機去 陪陪你的孩子吧,

哪怕是
安靜的看著他,
聽他不明所以的說說話,
等到你老去的那一天你會發現,
你的記憶裡曾有一段如此美妙而溫情的畫面,
而不是只能靠手機去填補記憶裡的空洞和涼薄。

喜歡這篇文章麼? 快分享吧!
---

寶寶的臭脾氣,居然是媽媽懷孕時的這些行為慣的!

不當餵飯媽!媽媽做好這五點,能讓孩子自己坐好吃飯!值得父母一試!

2歲後的孩子真的不能再這樣吃飯了,嚴重影響一生性格!

孩子的好人緣在3歲前就決定了,父母可從7方面科學引導

©2016 愛媽媽.

http://imama.tw/doc199152/1569/page1

(共兩頁)

2012-09-18

困局與成因9:曾受操控


第9類心理陰影 「曾受操控」戀愛關係中的困局:
(也適用於其他關係,包括 上司下屬﹑同事﹑朋友﹑家人... )

01. 對方是主導
/霸氣型,你最好一切依他/她的 意見/方式嗎? 
02. 對方是很需要你/很黏身/很依賴你/ 由你決定由你主導 嗎?
03. 對方有很強烈的自我意識,並在大多數情況下確切地知道他/她想要的?
04. 你不同意
對方 或 要處理自己的事/需要時,  對方變得易惱怒或生氣嗎?
05. 對方不尊重 你的意見/你的需求/你的權利?
06. 你
用自己的方式做事時,對方會貶低你或抽離嗎?
07. 對方很容易受到傷害或心煩意亂,所以你覺得你要照顧他/她嗎?
08. 你常要小心留意自己做了甚麼或說了
麼,因對方常喝酒或對方臭脾氣嗎?
09. 對方 不能幹(唔多掂), 所以你最終額外做了很多的工作嗎?
10. 對方 不負責任的或不可靠的,所以你必須要過多地負責任和可靠 嗎?
11.
你總是讓對方做決定選擇,因很多時你覺得無所謂/不覺得自己有強烈的取向喜好
12. 當你要求用自己的方式做事,  對方讓你感到內疚,或指責你自私?
13. 對方容易變得悲傷/焦慮/抑鬱,所以你總是聆聽她/他嗎?


第9類心理陰影「曾受操控」困局 男女/關係
兩種大類型*:
  
1) 你或對方 是
佔主導地位 或主導性強 侵略性「我話事」型的嗎?
 
2)
你或對方 是 
依賴性強 很需要對方, 由
對方主導型的嗎?
 

自療筆記:   你/ 妳/ 他/ 她 有問題?  
(先回去  第9類心理陰影10題專題心理測驗 確定 一下:)

第9類心理陰影「曾受操控」困局: 「表徵」/問題:
01) [   ] 你大部分時間讓其他人 話事/由其他人主導嗎?
02) [   ] 你渴望討好別人 - 你會做努力去被人喜歡或接受你嗎? 
03) [   ] 你不喜歡公開地表示不同意其他人的意見?
04)
[   ] 當其他人在控制位置主導位置,您舒適些嗎?
05)
[   ] 你會盡法避免對抗避免對質避免憤怒?您總是包容遷就?
06) [   ] 在許多埸合情況下, 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甚麼,或比較更喜歡甚麼?
07)
[   ] 你 不清楚 你自己的職業生涯決定?
08) [   ] 你總是照顧其他人 - 幾乎沒有人聽你或照顧你嗎?
09)
[   ] 您是叛逆型 - 當別人告訴你該怎麼做, 您自動說「不」?
10) [   ] 你不忍心要說或做任何事去傷害別人的感受?
11)  [   ]你經常停留在困局中,或你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12)
[   ] 你不想讓別人看到你的自私,
         所以你去到另一個極端(放下自己自照顧別人)?

13)
[   ] 您往往會犧牲自己為別人著想?
14)
[   ] 在工作中或在家裡...等場合,你經常做多很多 額外的工作/ 責任? 
15) [   ]當他人陷入困境或疼痛,為使他們感覺好些,
      你非常努力 自己出錢出力單方面付出 / 
     可以犧牲自己時間精神體力金錢 ….?

16) [   ] 別人告訴你該怎麼做時,你經常感到憤怒?
17)
[   ] 你經常覺得不公平,甚至覺得被騙了 - 你付出的比你得到的多嗎?
18)
[   ] 當你想為自己要點甚麼時,你感到內疚嗎?
19) [   ] 你不為自己的權利站起來爭取嗎?
20)
[   ] 你以間接的方式抵制別人要你做事嗎?
         (如: 您拖延/ 您做錯/ 您找藉口) 

21) [   ] 你不能與權威人物相處?
22) [   ] 您不能在工作晉升或加薪的要求?
23)
[   ] 你覺得你缺乏誠信 - 你包容遷就太多?
24) [   ] 人們說你沒有攻擊性 或你沒有足夠的野心?
25) [   ] 你貶低自己的成就?
26) [   ] 你很難在談判中展示強勢強硬態度立場嗎?

    
   
第9類心理陰影「曾受操控」 的 一些源頭/成因: 
01. 你的父母/家長 試圖支配或控制 你的生活幾乎每一個方面嗎?
02. 在成長期, 當你不 依父母/家長方式做,
   你的父母/家長會懲罰/威脅/或生你的氣
03. 如果您不同意父母/家長要您如何做事情,
   你的父母/家長 抽離冷淡撤回愛 或 對你不瞅不睬
嗎?
04. 在成長期,你的父母/家長 沒有讓你做出你自己的選擇嗎?
05. 因為 你的父母/家長 是很少和您一起
   或者是他們沒有足夠的能力照顧您與家人,
   多由你照顧自己, 及或由你同時照顧其他家庭成員?
06. 你的父/母/家長 總是向你訴說的個人問題,所以你是一直在做聆聽者?
07. 當你不按照依父/母/家長要求做, 你的父/母//家長 讓你感到內疚或自私
08. 你的父/母/家長 像烈士或聖人 -
    他們 無私地照顧其他人,並否認自己的需求
09.  成長期,時,您不覺得您的權利/需求/意見得到尊重
10.  必須非常小心 你做甚麼 或者 說甚麼
     因為你擔心你的父/母/家長 擔心, 或 父/母親/家長抑鬱
11. 你的父母/親/家長 沒有給你其他孩子們有的自由, 
    所以令你經常對父母/家長 感到憤怒

 

第9類心理陰影「曾受操控」 的幾種情況:
A1) 自我犧牲型(出於內疚陰影)
A2)
屈從順從型(出於恐懼之陰影 
B)  報復型/照辦煮碗型/發洩型:轉變為操控型/霸氣,操控別人。
C) 逃避型
  

職場中....
第9類心理陰影
「曾受操控」,
因常常很能體察他人的需要和痛苦 ,
有很多人的工作是
幫助別人的服務專業;

或會是服從聽話﹑忠誠和需求很少;
或會作為強者的左右手.
 

以上, 是由 我在看的書中譯出來的做筆記:
非廣告,無收受利益.


強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