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上癮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上癮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03-31

筆記SD3: 心のケア PTSD 應對法

筆記: (心のケア IV) 對心理創傷體驗危機事態 應對法
心理健康 Psychological💟
自己很想知道到底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那網頁*在說甚麼.

以下是試用網上翻譯工具再修訂一下得來的,作為個人學習筆記用,
不擔保正確程度.
(部份節錄精華濃縮)   請多多幫忙指正. 
 
原文 本來主要針對 災後 應如何幫兒童面對.
但基本原則有用可參考.

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clarinet/002/003/010/006.htm



第二章  照顧心理健康 IV. 對心理創傷體驗危機事態應對法

IV.1. 對心理創傷(trauma)經歷·危機事態的應對

本章是把第2章-2「對神經緊張狀態的應對」的各方法作為基本的應對法之後,
建議大家應該採納並實行之關懷照顧方法。

IV.1. 1) 🌟 必須「保障安全和放心」
照顧心理創傷體驗和由於危機事態有恐怖感和對神經緊張狀態的人
最優先的事是「保障安全和令當事人放心」。
首先必須確保當事人安全.

考慮照顧心理健康的危機管理,「安全和放心的保障」成為重點。

【確保環境的安全】確保生命安全的避難行動。
【確保身體的安全】身體性的負傷的津貼等醫療的援助。
【確保精神的放心】精神放心,是預防此後心理創傷反應和各種問題的重要援助行為。

 特別,為了確保精神上放心,變得需要如下面一樣的應對。

IV.1.1.1) 🌟安定的行為 和 照顧孩子

  孩子由察覺看大人們的恐慌和混亂的姿態,了解事態有多異常。因此,
大人鎮靜淡定的行為的事,和告訴孩子們壓力來源不是威脅的事, 可使孩子安心。
孩子,需要大人們的鼓勵和支持。

IV.1.1.2. 🌟傳達正確的信息

「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不明白自己可以怎樣做」會令人產生恐慌。

用孩子們能理解的言詞用表達內容: 說明「發生了什麼事」「怎麼做才好」,
傳達給孩子:「因為大人保護著, 可以放心」。

 在海外的震災等的情況,不能理解當地語言新聞,不安感大增。

正確信息的掌握和傳達很重要。

IV.1.1.3. 🌟 了解當事人的不安感受
 
當事人有不安和恐怖等的感情時,
好好地聽當事人的說話,找出當事人的感受。

去接收去明白當事人的不安感受,
同時向當事人清楚地傳達 :  接收到明白到當事人的不安感受,
「是對異常狀況下的正常反應」, 使之放心。
 
IV.1.2) 🌟 減少生活環境精神壓力來源

震災和恐怖活動事件等的心理創傷體驗不僅是直接影響,
由於災害, 房屋,工作,穩定的日常生活的喪失等的生活環境精神壓力來源,
受災者的生活全般的健康度下降。

同時,因為外傷體驗 增加了 生活環境精神壓力來源,
PTSD心理創傷後遺症 和 精神緊張狀態障礙症 變得容易發病,

降低生活環境精神壓力來源,對於預防上有重大的意義。

同時,生活環境的恢復 與 放心的恢復 相連。

緊接「災」後,確保在「避難所」有提供免費食住等生命生活必須品,
此後的復興過程,工作和住所,對人關係的恢復甦等與心理的穩定 相連。

IV.1.3) 🌟 避開煙酒 和 嗜癖上癮性的 行為

受害者為逃避精神緊張狀態,
飲酒,吸煙,吃得過多,衝動性的購物等的嗜癖性行為會增加。
特別需要注意飲酒行為,有依賴酒精的情況。

IV.1.4) 🌟減低身心的精神緊張

精神緊張狀態反應,心理創傷反應,全都過活動的狀態有交感神經系。
因此,身心的精神緊張使之下降的事,是對恢復的重要的經過。

可是,在受害者裡,也有不想把心理關懷照顧作為必要,
不想接受心理輔導支援協助的心情。
如果身體的關懷照顧比較容易接受,
對心理關懷照顧有反抗感,
從身心的功能恢復,
鬆弛(relaxation)等的身體的關懷照顧 開始就好了。


IV.1.5) 🌟取回自我控制力 / 自主力

   經歷事件衝擊後,  自我控制力自我的應對能力受影響,
影響到本來沒有問題的日常生活的各種各樣的行為(變得不能)。

由於自我控制力的降低; 無力無能感 ﹑恐怖﹑不安﹑精神緊張等的
自我控制的事....

 當事人宜學習管理精神壓力,多去了解關於精神緊張狀態反應和處解方法,
鬆弛(relaxation)等的 自己照顧self care的技巧,使自己提高自我控制力的。

自我控制力下降的時候,在日常生活中,從自己能做的事開始,
逐漸自立的責任的行為,恢復自我控制力。

IV.1.6) 🌟注意抑壓自我和過度的自我否定性

有如果有 家族親人﹑重要的人﹑朋友﹑自己的家 等的喪失經歷,
無心情精神,過度的無力感和強烈的罪咎感。

誤信了喪親經歷是自己引起的,進行自傷行為的也有,
失去對將來的希望和活下去的自信的, 考慮自殺的也有。

這時候,請好好地聽當事人的說話,消除過度的自我否定性的思想,
約定不做左思右想想不開的事,需要周圍的人多留心多關懷的事當事人。

IV.1.7) 🌟構築穩定的人際關係

經歷心理創傷,失去對社會和人的信賴感,變成不信人。
迴避膩煩的人際關係,孤獨感變得強。
在房間裡自閉,家人一起不說話等發展為閉居的話,
對社會生活的適應逐漸變得困難。
 
以溫暖的心情 協助 受到心理創傷經歷的人 給援助, 使之不孤立,
表示明白接收到當事人的心情,須使之恢復對人的信賴關係。
 
在困難狀況下的互相幫助, 人的同情心,使之恢復孩子們失去了的信賴感。

IV.1.8) 🌟 重組人生/再整合人生

心理創傷經歷是不快的經歷,
有人會不想想起那事﹑不想表達心事等壓抑自己感受的情況。
可是,把感受收藏在心深處,只會持續心傷。

在能穩定心情的範圍,表現﹑表達該經歷和感受是重要的。
 
同時必須,把那事情再合併到自己的人生的「故事」中。
  
對於此,需要有很親切地了解和接收當事人感受 的人。

喪失了重要的人的悲傷不會消失.
不過,要知那個喪失經歷對對自己的人生來說是有意義的事,
能拿那個經驗作為精神能量 使人生繼續向前地活下去的心情,
可以說是心理健康關懷照顧的最終目標。

發現 人生的目標和希望,可給予超越現在困難狀況的力量。

同時與能信賴的人,或是有相類似同樣經歷的人一起互相支援,
還有,能拿 工作﹑愛好﹑玩樂﹑運動和各種各樣的活動,
將來生活的夢想﹑希望﹑目標﹑信念 作為支持。

(9) 🌟診斷 與 專業的關懷照顧醫治

根據 精神症狀﹑身體症狀,
PTSD清單「IES-R(修訂事情衝擊尺度)」等,
進行診斷,
為症狀強的受害者 實施重點的關懷照顧醫治。

有PTSD 心理創傷後遺症的症狀強的時候,
要早些需要接受專業的關懷照顧醫治。
   

(原本是在2009年3月翻譯放在自己雅虎網誌香港Beta版。
雅虎香港網誌關門前,搬去台灣隨意窩網誌。
2017年補誌於此,方便自己,方便家人。) 




2012-10-02

困局與成因11A:自我中心/你要依我要求

自療筆記: 你/ 妳/ 他/ 她 有問題?
請先確定一下:
做 第11類問題「自我中心/你要依我要求 」的 專題心理測驗 .

因為第11類心理問題自我中心  使他們 自我感覺良好,
有此心理問題的人 一般
不覺得自己有問題

 
通常要求心理輔導的人,是那個人的伴侶.
有此心理問題的人在治療中作為要求診者的伴侶。

當他們的生命困局終於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後果,
他們或可能會嘗試看自我幫助的書或治療自己。
然後他們才認識到自己的行為令他們周圍的人不快樂,
慢慢地明白此類生命困局的代價。
 
  第11類 「自我中心/你要依我要求 」 心理陰影
「自我中心/你要依我要求 」 的人很 以自我為中心。

細分3種類型
1。被寵壞
2。依賴型
3。衝動

 
細分類型1:被寵壞型「自我中心/你要依我要求 」
你認為自己是特殊的。你想要一切依你的方式。
當人們不順從你意思,你便生氣。
其實你周圍的人 認為你 諸多要求﹑ 操控。
你絕少體諒﹑關注或同情別人的感受。
這導致你不懂為人設想,強人所難,甚至欺凌虐待他人。
你對正常的社會期望和共識 無動於衷。
你希望可 擺脫或以操縱情況 去逃避自己行為正常負面消極後果。
你想得到甚麼 拿甚麼 也不內疚,因為你覺得有權利有資格。


細分類型2:
依賴型「自我中心/你要依我要求 」:
您依賴其他人。
你把自己放在軟弱﹑無能﹑諸多需要的角色,
並指望別人照顧你。
你像一個孩子要求父母照顧似的.
以為這是你的權利 覺得是別人欠你的。
您可能是被動式消極性攻擊行為。
當人們不照顧你,你覺得像一個受害者,內心憤怒。
您以其他方式表達你的不滿:
撅嘴/消極性攻擊行為/疑病的投訴/抱怨/偶爾孩子氣發脾氣。

你甚至 很努力包容渴望別人喜歡你。
你覺得有權依賴和需要幫助, 覺得別人必須幫你。


細分類型3。
衝動型「自我中心/你要依我要求 」:

你無法控制你的衝動。
有慾望或感受便行動,不考慮後果。
你不能忍受挫折足以完成長期的任務,特別是無聊或常規的。
缺乏組織和結構。散漫。難以集中精力和持久地做一事。
你傾向於拖延,或做事情敷衍了事或消極性攻擊行為。

您要快快得到滿足 而不能延遲滿足。
舉例來說,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約束,讓你很易上癮,
如: 暴飲暴食成癮/ 吸煙成癮/ 喝酒成癮/ 藥物毒品成癮/
購物成癮/ 性行為成癮... 等。

你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特別是憤怒。
您可能也有一定的抑鬱症,但通常你感到憤怒。
你表達憤怒時像被激怒的孩子。 您不耐煩﹑煩躁﹑憤怒。
你自我放縱地表達你的憤怒感覺,
你覺得應該可自由地發洩情緒不考慮其他人的影響。
你的爆發式發洩,脾氣暴躁,不洽當行為,
你的過度表達您的需求 和缺乏正常程度的克制...等等,
可能會導致你其他的麻煩,包括犯法。
  
第11類困局和成因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