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30

機械人女友.VR 遊戲.降解塑料的細菌.

「降解塑料的基改細菌 意外流入日本生態 異變後 所到之處, 把所有含塑 的 一一降解, 仿如世界末日!!! 」 因為, 衣物 醫療器具 交通工具 食物包裝 ... 全部也含多少塑料/人造纖維!
以上正是日本動畫 地球少女アルジュナ <<地球少女Arjuna >>Earth Maiden Arjuna 其中一集 的劇情! 日本人危機感/先見之明 果然 強! (那動畫是2001年作品! )
這一兩年,西方公司 研發機械人男友/女友, 以及 VR 遊戲. 日本小說/漫畫/動畫 早於好幾年前已有探討它們的可能性+危機+哲理: 以下科學幻想作品相當精彩.
  • ちょびっツ 《Chobits》. ( 男主角拾得並愛上一個 先進 但被reset 到出廠空白的 少女人型電腦 )
  • ソードアート・オンライン 《刀劍神域》Sword Art On-Line. (第1輯: 壞人借先進VR遊戲研究 收集人心智數據 以至殺人要威政府; 主角提升自己求生和救人的事. )
  • アクセル・ワールド 《加速世界》Accel World . (一些初中學生和一個VR遊戲的事; 主角提升自己突破成長...)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5%9C%B0%E7%90%83%E5%B0%91%E5%A5%B3%E3%82%A2%E3%83%AB%E3%82%B8%E3%83%A5%E3%83%8A

Murphy's law❓
Japanese has warned the world: messing up DNA can have devastated results.
DNA modified living organism created to biodegrade plastic and synthetic resin, evolved out of control and destroy all items and materials which contains plastics and synthetic resin. We are too dependent on plastics and synthetic resins Could lead to the end of the world.
The story/ message expressed through an episode of a Japanese TV animation “Earth Maiden Arjuna”.
There are other SF fictions / animations warned about VR and AR games. (Augument Reality, submersive games)


2016-03-17

終於決定了.

尋覓思考良久,

想找 真的 道﹑ 生命﹑光﹑愛﹑喜悅﹑平安.

經過NN年奇妙的安排,

和這幾季的探索學習*,

終於決定了,

這個 復活節 會受浸/ 接受洗禮.

家中3人比我早受浸.

雖然我在19歲前在3間不同的教會學校就讀,
中學更是X信X望X愛 之一.
甚至曾在兩間教會學校工作.
....

*由去年起
專人指導讀經《約翰福音》+《使徒行傳》.
《生命歷奇》Christianity Explored 7堂.
《40天讀經默想》40DITW  6堂.







2016-03-16

Thank God 我...

哪裡才有 真正的平安﹑ 真正的喜樂﹑ 真愛﹑ 真理﹑ 真光﹑ 真道?
自從由Christian(廣義 信基督的教會) 的學校畢業後 離開了主的懷抱. 諸事不順. 失去很多人﹑物... 曾吃過不少苦頭!!!!! 好些傷口也很深 (T.T)
曾向神 懇求過.
不知祂會怎樣安排.
彷彿 是主/神 用祂的方法, 引導我再次回到祂那處 (!) 數年前香港一位先行者提到聖經藏有素食的資料, 於是我開始用網上工具 http://www.biblestudytools.com/comp⋯⋯ 比較聖經詩句的眾多不同翻譯版本. ... ) (1) 去年春天, 一位教徒 介紹我去一練習外語會話的社交聚會, 每星期有不同人士分享五至十分鐘信仰. 在那兒 先後認識了一些教徒義工. 如: 單身退休已久教師老太太P, 如: 常看各傳道電視台兼去不同教會不同教堂, 多次去耶路撒冷朝聖, 常去老人院表演音樂, 生活超簡單的F氏夫婦. 如: 每年去教會少年營 教小朋友的A小姐E小姐, A的媽媽M... (2)去年夏天起, P女士介紹我去聽她常去的教會音樂演奏, 再每星期 和我讀 聖經 加講解, 由《約翰》福音,《馬可》福音. 最近開始看《使徙行傳》.
這兩星期 《使徙行傳》中 兩次洗禮/受浸的故事. (她當然也問我怎樣看)
(3) 去年秋天時她邀請我去了 看/聽 基督教《生命歷奇》(去了全部7節).
(4) 近一年多, 去了9間教堂. 不過, 剛巧天主教那兩間和聖公會的... 總是有些東西不對口味. (個人心中直覺對有些東西有反抗反應) 暫時, 去得最多反而是一間浸會的. 找到相對「啱key」的教堂星期日禮拜.
祂了解我! 祂聽到我的心聲! Thank God. 感謝神帶領.
(5) 教會又有前輩夫婦F&J把他以前的十戒講道筆記 電郵給我.
(6) 今年四旬期,也在另一小組看 《 40 Days In The Word 》 (40天的話語 / 在聖經中40天) 兼且那做本二百頁的練習.
其實曾去的幼稚園和主日學是路德會. 在兩間天主教中小學校共讀了12年. 成年之前, 在不同地方, 決志最少3次, 但無下文. 另在某天主教學校 工作了7-8個月. 對 廣義 信基督的教 Christianity 不陌生. 高中 中國歷史科有些中國學術思想史: 儒佛道諸子百家. 自己看書也挺雜的百花採蜜式.
(我不是草卒決定的人, 不是一見鍾情的那類, 而是逛超級市場每次一兩個小時去細看產品成份那類.)
上述 經歷, 是祂的回覆和安排吧?
感謝 神 帶領.
終於在3月某天 決定在復活節受浸.
牧師接受了.
在浸禮/受浸儀式 前 會和在場的人分享以上經歷.
我打開心門迎接 God + Jesus Christ + Holy Spirit 神 (天父 / 天主 /上帝 )+ 耶穌+ 聖靈/聖神. ------------------
[註: 中文翻譯用詞較煩, 英文簡單多了.]
Christianity 廣義的 信基督的教, 想想世界地圖, 由 中東以色列一帶開始傳到附近的 約旦﹑黎巴嫩﹑ 敘利亞﹑土耳其﹑ 塞浦路斯﹑希臘 ﹑意大利﹑非洲﹑印度... 包括:
  • 中東的
  • 非洲的
  • 印度的
  • Catholic 意大利/羅馬 天主教
  • Eastern Orthodox 東正教 (東方正統教)
  • Protestant (狹義的)香港稱為基督教 / 抗議宗/改革宗/ 新教
  • Church of England / Anglican Church 聖公會
  • 其他 不同國家的 眾多不同派別.

2016-03-14

承傳>家> 教&學05

日本在有全職母親的家教加上學校教育全方位培育下, 大部份日本小朋友在家以外言行表現成熟有家教. 羨慕之外,香港劣政和思慮設計不週引起的病態, 工時太長很多父母無力教育子女, 把重任交給外籍女傭或親戚, 令不少港孩被寵壞.
因為 天災 人禍 疾病 生計 意外, 無人知道自己甚麼時候不能在子女/子侄/子孫 身邊照顧, 務請盡早開始示範講解循序漸進培養...
當看近年日劇韓劇見男/女主角家中混亂不堪, 盡是垃圾食物包裝, 不是笑片, 是危機啊! 家中長輩在孩子小學時開始 宜培養他們必須的生存技能: (不同情況下) 煮食﹑濾水煲水﹑ 家務﹑健康飲食﹑家政理財﹑ 危機意識﹑危機處理﹑安全方案﹑ 身心求救生存EQ正能量釋懷...等等.生活智慧)
很重要. 每項也要一段長時間培訓, 到孩子大了,自然地運用.
最近又看了一節某日本小學午餐情況片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L5mKE4e4uU
  1. 每一餐向製作者表示謝意.
  2. 感謝上天﹑農人﹑食物.
  3. 協助 準備餐桌食具.
  4. 飲食禮儀.
  5. 合口咀嚼不發出咀嚼躁音也不噴出食物.
  6. 餐後 協助收拾清洗. (ps. 老一兩輩,如我外公, 不想麻煩同事洗碗兼省水, 有一個細心體貼的習慣: 餐後會把碗當杯,飲茶. 微用內力小心把茶水在碗內迴轉, 把碗內醬汁油潰沖刷飲下, 收拾者幾乎只需簡單沖水便可收回食具棚/廚櫃...)
  7. 清洗可回收物料, 清理垃圾筒, 分類回收...
  8. 正確健康飲食智慧.

2016-03-13

IMHO... 現代藝術...

很多人喊: 現代藝術不知所謂。不懂欣賞云云。
相對傳統表現像真度高的畫, 現代藝術是很小眾的。
九零年代中後期,去法國巴黎,去了羅浮宮,再去龐比度現代藝術中心。
而我那時是美術學生,算是粗略學習了美術史。我也不太喜歡。

今天去看兩個小型現代視覺藝術展。

第1個展覽:

不同國家的。甚麼也有一些。印象比較深刻的是:

1)韓國:用破碎陶瓷再拼成雕塑。日本金修補方式。
2)中國:兩對牆亙動影像: 吹氣:拍攝大街的鏡頭移動。
3)非洲:裝置:街檔:已不值錢的貨幣,一疊疊一札札地展賣。
4)??:用有文字[無邊界]的黃膠貼拼出對話。
5)??:抽象的不規則曲線和圖形。
6)??:用修長的電子顯示器垂直顯示本來橫看的英文。

第2個展覽:

主題目的是紀錄會流逝消失沒落的建築/地方面貌。

如果要簡單講甚麼是現代藝術,今天我的結論:

某人試圖「具體」表現他/她的
所見,所想/所想像/所感受/所批評嘲諷的/所迷戀的,
甚至其哲學。
而美感不是重點。
形式材料不限。

  
問題1:
有多少種人就有多少種所謂現代美術作品。
 
問題2:
即使歌曲﹑電影或文學作品,
評論者所推測理解和原本創作理念不一定相同。
 
問題3:
會有專魚目混珠扮藝術的人製造一些所謂現代美術作品。
  
問題4是,
生活繁忙的都市人如何有心思時間慢慢理解創作者腦內世界?
靠傳媒介紹吹捧某些吸引目光譁眾取寵的作品? 
 
問題5是,
市民對藝術的欣賞能力/耐性/理解力。
 
常見現化很多地方的免費教育淪為國家的工具.
控制人民思想/製造工人的工具。
不一定是最好的.
(少數真先進國家北歐國家/私人學免例外)
 
小學至中學 限於資源,
 一科名稱和內容也籠統含糊大雜燴:
美術勞作 -> 美術設計 -> 視覺藝術

很多時由不是修讀美術的教員兼任教這科,
或教育局另有目的的安排以及限制,
令很多人無得到應有能力水平和知識,
那也影響一個地方/城鎮/都市/民族/國家 的人的
美學觀念﹑
美感﹑
美術欣賞能力評論能力,
也會影響美術館和美學作品的市場!!
例如,
當一個地方很多廿多歲/卅歲成年女性
仍喜用 Hello Kitty / Snoopy 之類產品,
便是一種失敗教育政策的後果,
教育局真是要負責.
 

2016-03-10

Lent四旬期--飲食

信奉 神/天主/基督的 教會 有Lent四旬期. (四旬期在今年由本星期三(2月10日)開始到復活節)
中小學時知道在四旬期, 要克己儲錢捐獻到那(紙盒)紫色小盒,去幫助人. 原本四旬期是紀念 耶穌(Joshua/Jesus) 在荒野40天斷食和約40小時復活.
原來, 四旬期是齋期, 要守齋fasting. 早期信徒更在復活節前40小時斷食... 最初 LENT 四旬期, 原本要斷食齋戒. 很快... 因為群眾人性問題, 教會妥協退讓, 放棄原則初衷,
斷食齋戒 被簡化為 戒肉蛋奶產品, 減少餐食次數份量. 後來, 再鬆懈: 星期日可吃肉. 後來, 再鬆懈: 星期五可吃魚...
到1966年, 齋期正式減到只剩首尾兩天! (Ash Wednesday, Easter Good Friday)
而且, 只是在有限時間, 信眾也可吃東西, 只減份量內容. 老的幼的又豁免. 鬆下鬆下, 越來越少信徒在四旬期齋戒. 在香港, 更因為和 農年新年撞期,豁免!
可能, 教廷教會教堂領袖 可能怕敵不過或怕嚇走 食肉的信徒, 不想「趕客」吧? 幸好 在 面書上 發現有信徒 自發悄悄組織, 如, 基督徒素食, 天主教素食﹑純素基督徒﹑ Catholic Vegetarian, Christian Vegans.......
本來認為 近百年來 發現的好些古卷經文* 應該早日重新編入聖經.
但是 我猜 極有可能因為那些古卷 部份經書 含有一些世人極難做到的事 或不宜一般人知道的事... 以致被毀被刪走之後, 即使再發現經文, 也無人不敢提倡補完聖經* ---為免全世界 為難 尷尬 也!
[ *個人認為, 不同派別的聖經被減至 NN 本, 是不完整的,有欠漏,有隱藏! 網上可找到一些.]
非洲正教81本, 東正教76本, 天主教73本, 新教Protestant/聖公會Anglican 66本 )
廣義基督教Christianity 包括 以上所有信耶穌的教. 香港人常誤會以為只是 宗教改革後 Protestant抗議宗 「新教」是「基督教」.

2016-03-04

心靈.成長.放下

今天收到國際知名的Louise Hay的電郵通訊. 很有意思!
對我對你或身邊人也會有用, 翻譯如下.

The beginning of spiritual growth comes to us in many ways, 
including accidents, loss, soul-searching, or disease among others.
心靈成長之開始 經不同方式到來,
包括意外事故﹑失去重要的人﹑自我反省﹑或疾病等等。

In the end, spiritual growth comes from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our life. 
It’s this awakening to not want to suffer or blame the outside world. 
總之,心靈成長來自於我們為生活負責。
正是這種覺醒: 不想受苦 或 不想指責外面的世界。

Whatever it may be that stemmed this search for inner growth,&
you are on the right path toward creating a better life for yourself.

不管這種追求探索內在成長是源於甚麼,
你正走向自己創造美好生活的正路上。

If you’ve been seeking my advice for years
or are just now searching for new ways to heal your life,
there is many approaches to change. 

如您多年來已在尋找我的諮詢,
或只是剛在尋找新的方法來療癒你的生命,
想改變,有許多方法

Your growth process is your own and
I want you to listen to what your body, mind and spirit need
in order to connect with your inner child.

你的成長過程是你自己的,
希望你聽你的身﹑心﹑靈的需要,
以便與你內心的小孩交流。

 You’ll find that holistic healing involves a physical approach, a mental approach and a spiritual approach. They are all connected, but there are many ways to begin. 
你會發現,整體治療 包括 一種身體方法,一種心智精神的做法 和 一種心靈的做法。
它們都亙相關連,但也有許多方法開始。

There is no right way to spiritually grow.
I am here to guide you along your journey and give you tips. 
心靈成長共並無單一正確的方法。我在此沿途指導你並給你提示。

You deserve to be happy, dear ones.
It doesn’t matter where you start, the others tend to fall into place once you start to grow.

親愛的,你值得擁有幸福。你由哪兒開始並不緊要,
一旦你開始成長, 通常船到橋頭自然直/水到渠成。

For example, the physical approach could be changing your diet or giving up your addictions, if you have any; the mental approach could involve therapy or workshops; and the spiritual approach could be meditation or prayer. Whatever you feel is the best place for you to make a change, start there. 
例如,由身體着手的方法, 可以改變你的飲食或者戒癮 (如有的話).
心智方面的做法可能涉及輔導心理治療或工作坊 ;
心靈方面的做法可能是冥想或祈禱。
你覺得最能配合你作出改變的,那就是開始的最佳場所。

I ask for more understanding so that I may knowingly and lovingly shape my world and my experiences.
我要求更能了解好使我可會知而充滿愛地精心塑造我的世界和我的經歷。

So, we have gotten to this point where we know we want to change to live a happier life, but the next step is how. 
我們既已去到這地步知道我們想要生活改變得更加幸福,但下一步就是如何做。

It’s not easy reversing habits you’ve carried for so many years, but it is definitely possible. I believe you can do anything because I believe that a happier life is what you deserve. You need to believe it too.

要扭轉你多年的習慣並不容易,但它肯定是可能的。
因為我相信你應得一個更幸福的生活,我相信你可以做任何事情。

你必須相信這一點。

 Spiritual growth is not about changing others. It’s about forgiveness and opening up new doors for yourself. This doesn’t happen overnight. It’s an unfolding process over each day.
心靈的成長 不是要改變別人。這是關於寬恕開拓新的自己
這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這是在每一天的過程展開。

Your mind is your greatest tool. Your mind is a habit that can be untrained and retrained to think a certain way. Your mind is not in control, but rather you are in control of your mind. Your mind will tell you that it’s too hard to change, but you can choose what thoughts you want to believe. In response, tell your mind that you now make change an easy process every single day. Over time, you’ll see that it does get better. 

你的頭腦是你最大的工具。
你的頭腦是一種可以解除舊培訓和重新再培訓去以某種方式思考的習慣。
不是你的腦在控制你,而是你控制你的腦/思考
你的心/腦會告訴你太難改變,但你可以選擇你要相信甚麼想法。
作為回應,現在每一天告訴你的腦你的心:
做一個簡單改變是容易的過程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發現事情變得好辦。

Here’s an exercise that I want you to try to implement every day. I recommend doing it in the morning before your day starts or whenever you feel difficult, negative thoughts occurring. Start by taking a deep breath. Let your body relax from your head to the tension in your shoulders, your abdomen and your pelvis. Breathe in one more time and exhale. 
下面是我要你嘗試每一天做的練習。
我建議在早上新的一天開始之前做 ,
或在你感到困難的/消極想法出現時做。

開始: 深呼吸。
讓你的身體 從你的頭的緊張開始放鬆,
把你肩膀的緊張放鬆,
把你的腹部和骨盆的緊張放鬆。
吸氣多一次,呼出。

Now repeat two to three times: 
“I am willing to let go. I release. I let go. I release all tension. I release all fear. I release all anger. I release all guilt. I release all sadness. I let go of all old limitations. I let go, and I am at peace. I am at peace with myself. I am at peace with the process of life. I am safe.”
現在重複向自己講 兩三次:
我願意  把執著放下/ 放開手
我把一切釋放。
我放開雙手/
放手/放下。
我把所有緊張釋放
所有恐懼釋放
所有憤怒釋放
所有愧疚釋放
所有悲傷釋放
所有舊的局限放下
我放手/放下
我平安。
我與自己和好平安
我自己生命歷程和好平安。
我安全。」

Once you practice these thoughts, they become a habit. It’s this easy to relieve yourself of stress and strain. You may even try it with your eyes closed, if you feel it helps you focus on the thoughts. Letting go of your past habits and thoughts is the only way you can move forward spiritually in life. When we use the power inside us to control our mind, we become closer and closer to this power. 
一旦你練習這些想法,他們成為習慣。
緩解緊張疲憊正是這樣輕鬆簡單。
你甚至可以嘗試閉上眼睛做 (如果你覺得閉目可助你集中思考)。

放開你過去的習慣和想法
是你生命中 心靈可進步提升的唯一途徑。

當我們用我們內在的力量來控制我們的思想,
我們會越來越接近這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