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5

一個人的經濟

大前研一《民の見えざる手 デフレ不況時代の新・国富論》《一個人的經濟》譯者:孫玉珍 .
 
單身是所有世代最大的一種族群.
「一個人生活」的社會,自然就會帶來「一個人的經濟」。


....社會已經出現20歲單身,30歲單身,
到了40歲還是單身現象。
...至於那些結婚的,到了50歲,有不少人卻決定離婚,....
使得「一個人的經濟體」愈來愈大。
老公退休日就是夫妻離婚時,
這就是 60、70歲單身族增加的原因。  
70歲以後,配偶過世,又恢復單身
。...
    
每個人一生平均要渡過8萬小時的全職工作時光,
大概相當40年的職場生涯,
但是60歲退休後,平均再活20年,
60歲到80歲,一年365天,天天都是星期天,
如果扣除睡覺、休息時間,每天還有12小時的休閒時光,
換句話說,剩下20年的平均餘命也相當於上班40年,
那麼要如何渡過8萬小時的日子?
...在20年健康時光,
每個人至少需要20種不同的嗜好,日子才會充實精采。
20種嗜好之中最好是10種室內,10種戶外,
而5種可以獨樂,5種與朋友共樂,
這樣就能保有平衡人生,
既有個人自由,又不離群索居。

  
香港人長壽的不少.
90 歲-65歲= 25年x 365.25天x 12小時休閒
= 109575 小時!!
假設85歲前尚算健康自由行動,
85-65 = 20年!!
---------------

前言: 一個人就能翻弄經濟的年代.
社會愈成熟,市場愈縮小 .
一隻手、一秒鐘就能改變世界 .
消費心理才是景氣關鍵.
數字不一定會說話.
機會要用魄力來換.
汰弱創造更大生存空間.
想創造商機,心掌握心理.
不愛花錢的草食系世代來了.
經濟學其實是一種心理學.

第一章 認識現狀:成熟社會的消費心理
有創意才能站上世界.
年輕人出頭天.
370個航班載運大商機.
膽識與格局的競賽.
老大換人做.
兩個世界,兩種需要.
讓消費變成一種運動.
用一百元創造兩百元的效益.
平日吃50元便當,假日住五星級飯店.
第二章 眼前的金礦:一個人的好生意
精品失寵了.
「戒精品」是一種消費進化.
不要打折,只要新奇好貨.
再貴也要買來愛自己.
日耗的要便宜,耐久的要精緻.
廉價和粗糙之間的距離.
買一種生活方式.
貴的要獨特,便宜要超值.
超商是移動的冰箱.
小包的、健康的、速購的最熱賣.
超市是一個人的廚房.

右腦型潮物網路熱賣.
不用成本的好生意.
比精不比多的時代.
限量是秒殺的關鍵詞.
一個人的數位新樂園.
集點是辦公桌下的祕密娛樂.
第三章 外部金礦:勇闖另一個天下
生活方式不同,賺錢模式也不同.
會英語學什麼都容易.
中產階級是好顧客.
中國不再是世界工廠了.
地方大、風險大、商機也大.
二十年打另一個天下.
二十到三十五歲外派黃金期.
南進更勝西進.
走出去,才能創造50%成長率.
沒人去的機會更大.
到努力一定有回報的地方打拼.
敵人也可以是顧客.
換一種思考,多一種商機.
一次談判帶來三種好生意.
敗者不必為劣者.
雙贏才是好策略.
別人不要的可能是鑽石.
創業要能四海為家.
除了眼光,還要敢冒險.
餐桌上現商機
丟棄偏見機會湧現
第四章 潛在金礦:創意的技術
思考有技術,創意有方法.
找答案先弄清楚目的.
從生活中找商機.
如果國家政策也是一種商品.
下藥需對症.
要知道為誰、為何而做.
最大幸福與最小不幸.
治國也須有創意.
一個模式複製無數成功.
有創意就不怕沒財源.
廢墟裡找黃金.
法規裡藏商機.
做大事不一定要花大錢.
第五章 二十年後的競爭力:未來等待人才
比英語也比領導力.
一千憶買未來競爭力.
人才力決定國力.
中老年人也要具備IT力.
比魄力也比格局.
鐵飯碗再見.
別當人才不良品.
人才大戰無國界.
有為者四海為家.
戰場上學應變力.
創業家美國人和公務員日本人.
收入落差加大成就落差.
沒有標準答案的北歐教育.
釐清輕重緩急再下手.
如果蔬果店老闆教數學.
「小數論」和「多能工」.
人才戰國時代.
用法律加速年輕人成長.
利用科技省成本.
know-how就是實力.
結語 讓享受人生變成全民運動
享受是富有的開始.
老年生活也要全球化.
退休生活要比上班人生長.
好奇心和上進心讓人不老.
興趣永遠不嫌遲.
人生下半場也要過得很精采.
死錢花光存款.
揮別「以備不時之需憂鬱症」.
別讓政府花光你的錢.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1048

2013-01-17

數學 文明 文化 進步

可有看南韓江南區的EBS製作的豪華文化節目
Math and the Rise of Civilization
《計算文明》(數學文明)?
http://mytv.tvb.com/lifestyle/mathandriseofcivilization/138380#page-1
(p.s. 免費版是有時限的, 快看.)

重點是文化, 豪華是指由主持人到世界各地拍攝.
應該不是教育電視,
而是步英國BBC,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頻道, 日本NHK...
等富強國家後塵,
電視台和人民也有心有力有時間去探究文明. 探究文明.

不是內地那種看本國多好,
而是真的放眼全世界. 宏觀欣賞其他國家其他文明,
吸收其他文明精華, 人人為人類文明承傳和發展而努力.

香港呢?? 恐怕會比星加坡慢.

第1集:The Beginning of Numbers
-- 古埃及: 哲學和數學關係; 土地稅收﹑
數字與早期幾何學.

第2集:
--古埃及 + 古希臘. 古埃及 Euclid歐幾里德《幾何原本》﹑
古希臘哲學家Pythagoras畢達哥拉斯的「畢氏定理」﹑
和諧比例﹑音樂和音﹑希帕索斯「無限不循環小數」(無理數)....




第3集:The Divinity of Numbers --古印度 「0」。
成為了現代數學的基石。
「負數」的出現更令數學有了革命性的轉變,
影響全世界!
 

第4集: The World in Motion
--文藝復興時代的歐洲, 笛卡兒的座標﹑
牛頓Newton與 萊布尼茨Leibniz微積分.




第5集: Conquering Math’s New Frontiers
--現代 英國﹑法國﹑日本﹑俄國 ...
費馬最後定理(Fermat’s Last Throrem)、
龐卡 猜想(Poincaré Conjecture) ﹑
谷山志川猜想﹑瑞奇流公式Ricci Flow﹑
橢圓方程式﹑立體圓球﹑歐拉路徑﹑
變型﹑空間/維度/次元﹑洞....